1. 马原绪论

1.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023单选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上的伟大革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2.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组成部分 理论来源 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科学社会主义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欧文、傅立叶

1.2. 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和科学体系

1.2.1.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2.2. 马克思主义丰富内涵

1、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1.3.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都是正确的。

2.革命性:推翻建立一个新社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实践性:马克思强调、去改造世界(首要的、基本的)。

4.人民性: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治立场)。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和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变化。

鲜明特征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了解)

1、它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5. 什么是哲学

1.5.1.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5.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2) 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理论。=> 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1.5.3.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某一方面的规律;哲学研究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1.6. 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单选)

1.6.1.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单选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6.2.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 哲学的基本派别

1.7.1. 唯物主义

1.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包括:直观性、非科学性、猜测性、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代表(关键人物、关键词

地域 *高频考点
中国 阴阳五行说金、木、水、火、土
王充:“天地合,万物自生,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独知之精”
张衡:“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范缜:“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物”
古印度 四大元素:地、水、火、风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泰勒斯:“”是万物的“始基”

2.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1)机械唯物主义是以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近代物理学为基础产生的,它把某种小的颗粒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自然观是为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2)其特点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机械运动 孤、静、片

3.辩证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最彻底:自然观和历史观上都是唯物的;最科学:马克思教给我们的都是正确的、科学的)。

1.7.2.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人物/流派 *高频考点
孟子 “万物皆备于
庄子 “万物与为一”
陆王心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即理”(陆九渊)“万物皆在吾心中” “心包万物,心包万理”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明阳)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体”

2.客观唯心主义(我和客观世界的第三方

人物/流派 *高频考点
老子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程朱理学 程顾:“万物皆是一”,“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朱熹:“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黑格尔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柏拉图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 唯物论(物质、意识)

2.1. 物质

2.1.1. 物质的概念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1.2. 物质存在形式

1.运动

(1)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2)基本形式: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运动

(3)物质和运动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如果我们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如果我们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静止(了解)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主要由两种形态:

(1)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2)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2. 意识

2.2.1.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应心理;->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2.2. 意识的本质(重点)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3.1.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即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2.3.2.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2)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意识的创造性以及意识对客观世界改造作用。

3. 辩证法

两个观点:联系、发展;

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1. 两个观点

3.1.1. 联系

1.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普遍性:蝴蝶效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违背客观)。

条件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之上,需要中介或桥梁。

多样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1.2. 发展

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注意: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就是是否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是发展的)

3.2. 三个规律

3.2.1. 对立统一规律 --- 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过程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的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3)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分析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复杂事物 --- 多种矛盾 ---> 主要矛盾 &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单个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 & 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时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

做题时找关键词

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首位】抓主要矛盾

主流、主体、性质、总的来说】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读语境

办事情 --- 抓主要矛盾

看问题 --- 抓矛盾主要方面

(3)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 & 重点)

例:“苍蝇老虎一起打,重拳出击打老虎”

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2. 质量互变规律 --- 形式和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显著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一定的。(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

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2.3. 否定之否定规律 --- 方向和道路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 ---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基本内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3.方法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 认识论

4.1. 实践(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1.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4.1.2. 实践的基本类型

1.生产实践 --- 人 & 自然 (最基本的类型

2.社会实践 --- 人 & 人

3.科学实验 --- 探索世界规律

4.2. 实践与认识

4.2.1.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源”即根源,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强调“根源”。)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应用/学以致用)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断认识对还是错的)

4.2.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是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4.2.3. 方法论

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4.3. 真理

4.3.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3.2. 真理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4.3.3. 真理和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对立统一

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5. 唯物史观

5.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1.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要素

<1>实体性要素 --- 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劳动对象

<2>智能型要素 --- 科学技术

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

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邓小平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性因素)、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

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中。(经济上的,可以先不关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合:促进 vs 不适合:阻碍)

5.1.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国经济基础 --- 公有制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5.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5.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6.1.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五百年(1516年 - )是风云激荡的五百年、是翻天覆地的五百年、是继往开来的五百年。

目前世界上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

6.1.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是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

空想主义缺陷:<1>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私有制);<2>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无产阶级);<3>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革命);<4>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创立

理论基础:<1>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揭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2>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的角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6.1.2.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历程: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支援各国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 巴黎公社革命

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 十月革命(列宁领导)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苏维埃俄国

6.1.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1.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2.社会主义发展到多国。

6.1.4.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1.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的一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6.2.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根本原因)

2.历史文化传统差异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7.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7.1. 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7.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7.1.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7.2.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8.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8.1.1.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方式。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8.1.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就是某一事物本身就有的性质 —--- 与生俱来的

比如人: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比如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指这一事物处在某一事物中所具有的性质 —--- 社会赋予的

比如人:它的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父母,师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商品:它的社会属性是价值。

3.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看得见的)

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在劳动目的、操作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具体形式。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看不见的:时间、精力)

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人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因素 使用价值 价值
地位 最本质的因素
含义 满足需要(有用性) 无差别的劳动
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成果来源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联系 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 -

8.1.3. 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总结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1.4.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总是以价值基础,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实现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8.2. 剩余价值规律

8.2.1.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创造的 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那部分价值。

8.2.2.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劳动生产率不变、工作日延长(加班)

2.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生产率提高(提速)

3.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提效+暂时

8.2.3. 资本类型

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是根据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和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的不同而划分的。

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8.2.4.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m/v(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的大小可以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8.2.5. 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

2.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8.2.6. 资本积聚和集中

企业资本的增大主要是通过资本的积聚资本的集中而实现的。

1.资本的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2.资本的集中是把已经形成的单个资本合并为少数大资本

8.3.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8.3.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8.3.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 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8.3.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8.4. 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

8.4.1.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制度 权力等
国家制度(核心) 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政党制度 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三权分立 立法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司法权(法院)
民主制度 议会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8.4.2.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1)特点: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

(2)核心利己主义

8.5.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8.5.1.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自由竞争 -> 生产集中 -> 垄断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在遵守一般市场规则的基础上资本家为谋求利润最大化,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营销售方面所进行的不受限制的角逐。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产生了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进行经济统治、通过“个人联合”进行政治统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国家(宏观调控)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8.5.2. 垄断的基本特征: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借贷、生产、商品)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而斗争

8.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6.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2.劳资关系: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

3.分配关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等

4.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5.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8.6.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3.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8.7.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8.7.1. 历史地位:

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资本主义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8.7.2.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