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

1.1. 科学的含义与分类

1.1.1. 科学的含义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1)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3)科学是一种探求真理推进知识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科学是一项复杂社会事业

1.1.2. 科学的分类

1.科学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2.研究类型基础科学、技术科学(或应用科学)、工程科学

内容
    自然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地球科学
        天文学
        ...
    社会科学
        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法学
        军事学
        ...
    思维科学
        哲学
        心理学
        逻辑学
        教育学
        情报学
        ...
类型
    基础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地球科学
        天文学
        数学
        ...
    技术科学
        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
        材料科学
        能源科学
        信息科学
        空间科学
        ...
    工程科学
        水利工程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
        机械工程学
        自动化工程学
        生物工程学
        海洋工程学
        ...

1.2.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

1.2.1. 技术的含义

技术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①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更早

②现代倾向于将技术看成科学的应用

③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④技术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人类服务,又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1.2.2. 技术的分类

1.实验技术:为了科学认识而探索自然客体的技术手段

2.基本技术:实验技术的泛化,广义机械技术、广义物理技术、广义化工技术、广义生物技术

3.产业技术:由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不同技术组成的服从特定产业生产目的的更为复杂的技术系统

1.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科学 技术
任务形态不同 “是什么”“为什么”等,认识/知识/理论 “做什么”“怎么做”等,理论向实践转化
研究过程劳动特点不同 目的相对不确定,活动的自由度较大 目的相对确定,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突出
社会功能价值标准不同 广泛的社会作用,政府和公共机构为主 具体的社会目的,企业和商家为主
相同点 根本目标的一致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科学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提供物质基础)
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
-

2.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2.1.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加速化趋势

(2)当代科技正在加速一体化

2.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加速

3.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相关

(1)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2)促进人们交往形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

4.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1)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格局向多源多极方向演化

(2)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2.2. 当代科技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1.信息技术成为先导技术。

2.生物技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3.人工智能促进智能产业兴起。

4.绿色科技成为科技发展基本方向

5.在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也正在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2.3.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

2.3.1.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

1.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重大革命

信息技术为先导

新材料科技为基础

新能源科技为动力

海洋科技为内拓

空间科技为外延

生命科技为战略重点

2.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突破

新一轮科技创新的范围涵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诸多新兴领域

3.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

4.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2.3.2. 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实现科技“三步走”发展的战略目标: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3. 科学技术与社会

3.1. 科技的社会功能

3.1.1.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并已居首位。

3.科学、技术、生产走向一体化

4.科学技术状况是划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

3.1.2. 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1.为政治斗争提供物质基础

2.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工具

3.推动国际政治全球化发展。

3.1.3. 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

1.科学技术影响文化传播

2.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及教育方式

3.科学技术影响习俗和观念

4.科学技术影响意识形态

3.1.4. 科学技术的社会生活功能

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影响生活质量

3.2. 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条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

其中,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提醒】生产可以决定科技发展,制度只能制约、思想只能影响

3.3. 科学技术成果及其运用

3.3.1. 现代信息技术

1.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核心信息学

2.运用:

(1)人工智能(AI)

(2)云计算

(3)大数据

3.3.2. 新材料技术

1.新材料技术指的是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2.运用:

(1)半导体材料: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

(2)超导材料:超高压输电、磁悬浮列车

(3)纳米材料:信息、生物、能源、环境、宇航等高科技领域

3.3.3. 新能源技术

1.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及海洋能等。

其主要特点是污染小、储量大。

2.运用:发电、车船动力等

3.3.4. 海洋开发技术

1.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世界四大海底资源(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热液矿床)

2.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包括温差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主要用于发电

3.3.5. 空间技术

1.火箭技术:火箭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5代

2.人造卫星技术:通信、气象、资源、侦察、导航;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宇宙飞船:作为地面与空间站天地往返飞行器;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钱学森首次提出“航天员”的概念

4.空间站:天宫2022年10月,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

5.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是空间技术的标志性技术

3.3.6. 生物工程技术

1.四大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工程。

2.运用:

(1)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2)转基因食品

(3)克隆技术:第一只克隆动物是“多莉”羊

(4)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

4. 军事高科技

4.1. 军事技术的演变

1.冷兵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公元1400年,主要包括石器、铜兵器和铁兵器,以近战杀伤为主,主要依靠人力

2.黑火药时代:十五世纪中叶~一战前,主要包括步枪、手枪和火炮

3.机械化时代:一战、二战;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

4.信息化时代:二战后;使用导弹、核武器、精准打击兵器

4.2.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目前军事高技术主要可分为六大新技术群,即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对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概括起来就是“五化”,即:侦察立体化、打击精确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

4.2.1. 侦察立体化

全方位、全天时、全天候、全频谱、经常化

4.2.2. 打击精确化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4.2.3. 反应高速化

4.2.4. 防护综合化

4.2.5. 控制智能化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